中国篮球(二)青训与业余体校

时间:2023-10-15 17:23:57 来源:98篮球网
摘要:(全文5800字,阅读需要10分钟)1、序言文字为骨,思想为翼,大家好,我是墨代王朝,欢迎来到我们本期的百科频道。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篮比赛中,中国男篮在半决赛领先菲...
(全文5800字,阅读需要10分钟)1、序言

文字为骨,思想为翼,大家好,我是墨代王朝,欢迎来到我们本期的百科频道。

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篮比赛中,中国男篮在半决赛领先菲律宾队18分的情况下,被对方在最后时刻被打出一波10-0逆转,以76:77负于对手,无缘此次亚运会决赛。

虽然在随后的铜牌战中,他们以28分的优势击败了中华台北队取得了第三名,但总体来说这样的一个比赛结果,是远远低于所有人对他们的预期的,这也不仅让人们想起了在32天之前,中国男篮在马尼拉世锦赛的惨败。

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曾经讲过,篮球比赛是竞技体育运动,输球赢球都是常事。

但是这一次中国男篮在自己的家门口,坐拥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之利,面对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各支球队,却依然打出了如此糟糕的比赛,甚至已经追平了男篮在亚运会上的历史最差成绩,再次向大家证明了我们与全世界的篮球水平差距正在不断被拉大,甚至已经失去了在亚洲赛场的统治力。

有关本届亚运会各个场次的比赛细节,我们就不做太多的赘述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找比赛录像,我们今天继续延伸上期节目的话题,有关中国篮球、中国体育的历史发展。

相信我们本期节目之后,也能帮助大家提供一些有关中国男篮的思考方向。

再次先强调一下,本系列节目只是单纯地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陈述,绝对没有任何批判、反对、讽刺的意思,所有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,如有巧合,纯属雷同。那么就让我们正式开始。

2、体教分离的进程

我们在上期“体教分离”的节目中曾经讲过,在新中国成立之后。国家受限于当时的发展水平决定学习苏联、前东欧等国家采用“体教分离”的模式,最大限度地利用举国体制发展体育,因此在1952年成立了“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”,也就是今天的国家体育总局从全国挑选出具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们,把他们从小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。

在培养他们成为职业运动员后,再去国际赛场上通过取得好成绩来为国争光,进而利用体育来提升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在体育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奥运金牌。

中国篮球(二)青训与业余体校(1)

从1984年开始直到2021年,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这期间的10届奥运会,除了1988年的韩国汉城奥运会之外,其余9届奥运会的金牌数量排名全部进入前四。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,更是以48枚金牌的成绩第一次登顶奥运会金牌榜。

从奥运会的成绩来看,我们的这一套“体教分离”的制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,不仅利用举国体制培养出了大量的职业运动员,拿到了数量不菲的金牌,还把射击、体操、跳水、举重、乒乓球、羽毛球这些运动变成了我们极具优势的项目。队员们年纪轻轻就已经具备世界顶尖水平,只要他们出马,金牌稳拿。

比如最近在亚运会上大放异彩的跳水冠军全红婵,她就是在小时候玩跳格子游戏时被教练发现了天赋,于是从7岁就开始接受系统性的跳水训练,先是在市体育运动学校,然后是省跳水队,最后再进入国家队。

直到今天全红婵已经拿了多个世界冠军,可她的年纪却还是只有16岁,在未来可以长期保持在跳水项目上的统治力、

而无论是全红婵个人也好,还是她身后各支具有统治力中国的“梦之队”,都是利用“体教分离”的模式,集中国家资源全力培养运动员才有的成绩。但是这个时候大家可能就会有疑问,既然“体教分离”的模式这么好,那为什么在足球、篮球这样的项目上却无法培养出人才呢?

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,因为足球和篮球采用的并不是“体教分离”模式,这个说法可能有点不太严谨,这么讲吧,至少在今天我们国家的足球和篮球并没有完全采用“体教分离”模式,而且不是不行,而是不能,单纯的做不到,这里面有客观因素,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,我们一个个讲,先来讲客观的。

3、足篮球的特殊性

足球、篮球作为在全世界范围最为普及的大众运动,相信大家从小到大都有过一些参与的经历。结合这些经历我们不难发现,足篮球与其他的运动项目相比,本质上是有一些的区别的。

首先,篮球和足球都是团体运动,相比田径、体操、游泳、射击、乒乓球这些比较注重个人技巧的项目,足篮球的比赛更加看重队员之间的配合,需要每个队员在场上都具备敏锐的空间感知能力,这样才能抓住机会去进行得分,因此每支队伍的整体性和队员间的默契度才是取得胜利的重中之重。

其次,和个人竞技项目不同,在篮球和足球的比赛中会充斥着大量的身体接触,这就要求场上的运动员在比赛中除了技术之外,还需要有相当程度的身体对抗强度与协调能力,在面对激烈的对抗和争夺时保证自己的动作不会变形,这样才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技术特点,做出有效的进攻和防守。

而无论是团队性还是对抗性,都只有一个办法才能解决:那就是进行大量的实战,在真正的比赛中培养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能力。

中国篮球(二)青训与业余体校(2)

而且比赛还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段进行等级区分,比如少年组、青年组、成人组,因为孩子们在各个年龄段身体的成熟度是不一样的,在成人之前要尽量保证他们可以和年龄相近的孩子同场竞技,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拥有一个不断学习、成长的比赛环境。

而体委在一开始设计体教分离制度的时候,也是考虑到了这些情况的。从小学、业余体校到专业队的层次和分工很清楚:专业体训队的比赛在地方间组织进行,业余体校队和普通学校的体育竞赛分离,形成了“青少年运动员”、“学校学生”的双轨系统,而至于年龄更小的小学年龄段,则是需要靠校内的学生们自发进行。

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,除了体操、跳水等几个项目之外专业队16岁以前不许招人,业余体校招生必须要等到小学毕业之后才可以,所以当时的小学体育活动几乎都是都是临时组织。

这样的效果肯定是不太好的,于是北京市在1964年开始组织的全市小学校队进行正式的比赛。这样到1976年后,早期的青训体系逐渐有了一个雏形,大概的流程是:小学毕业时业余体校开始招生,所以体校学生是12--16岁的初中生,他们白天在学校上课,每周有2--3天下课后到体校接受半专业的足球训练,周日再打一场比赛,等到体校的孩子们初中毕业,也就是16岁左右专业队开始从体校中进行选拔,组建成青年队进行专业训练。

这套模式把学校、青训队、体工队的分工从下到上交待地很清楚,在一开始执行的情况也不错,但是后来大约到了1981年,这个合理的层次开始被打破,这要从“八一队”说起。

4、八一体工大队

“八一队”的历史非常悠久,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,当时的八路军120师里面有一批青年学生,他们在工作闲暇之余就在县城里的小操场上打篮球。师长贺龙在看到之后,觉得这样子很有朝气,于是便在师部的司政机关正式成立了篮球队,并为他们取名“战斗篮球队”。

虽然当时的条件非常简陋,不仅场地上的篮筐和篮架都是大家自造的,就连篮球也是用棉花、破布、绳子捆扎而成的,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的热情,官兵们每天在场地上传球和投篮,玩得不亦乐乎。

到了全国解放后的1951年,解放军总政治部在“战斗篮球队”的基础上成立了八一体工大队,下辖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田径等项目。

八一体工大队初期的条件艰苦,连固定居所都没有,只能驻扎在北京东绒线胡同的一座小院儿内,直到1958年才正式搬到海淀区的红山口,因此“红山口”也一度成了“八一体工队”的代名词。

中国篮球(二)青训与业余体校(3)

其中八一体工大队篮球队,就是大家熟悉的初代“八一男篮”,当时的队内有马清盛、俞元煦、路廉翰、钱澄海等著名球员,可以说是集合了中国当时最顶尖的篮球运动员,因此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实力超群,和其他省市球队交手时,优势非常大,在对外友谊赛中也多次击败对手,为国家争光。

这个情况,其他项目比如足球、排球也差不多,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“八一队”都被视为“半支国家队”,代表着中国体育的最高水平。

虽然“八一队”的实力强劲,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,那就是没有自己的青训体系,因为“八一队”隶属于总政治部,无法利用“体教分离”模式在地方建自己的业余体校,所以总是面临后备人才匮乏的局面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八一体工大队上报国家体委,希望可以从全国范围内招生组建自己的篮球、足球少年队,而体委同意了八一的要求。

于是“八一队”从1981年开始执行“1316高水平训练计划”从全国各地方业余体校招收13到16岁的体育尖子组成“八一少年队”,给他们配以高水平的教练和科研人员,享受专业队待遇,进行专业化训练,争取让他们成为中国体育冲出亚洲,走向世界的一支突击队。

应当说这个计划的设计初衷是好的,而且对当时的八一队来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,但这件事情很快就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这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。

我们讲了,像是足球、篮球这些项目一定需要平时有大量的比赛来进行练习才可以,而“八一少年队”如果要打比赛,最适合的对手就是周边同龄的队伍,也就是当时北京市的各业余体校队。

但是双方的实力水平明显不在一个档次,一边是全国精挑细选的尖子,最高水平的待遇和教练;另一边是一个区里的苗子,只有普通的教练和业余训练的条件,结果双方每次交手,体校队经常是大比分的惨败,完全无法匹敌。

这样的情况一多,北京市的体委受不了了,因为发展体育运动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,如果从起跑线上就输给八一,以后还怎么竞争?

于是北京体委决定效仿八一队,开始把各区13岁的体校尖子抽出来组成“北京少年队”纳入专业队编制,享受专业队待遇,进行专业训练。

这样的办法效果非常显著,短短一年之后,这支队伍在对战“八一少年队”时就已经可以势均力敌。而中国体育使用的是同一套制度“北京”和“八一”又是全国的“标杆”,各省市看到“标杆”这样搞,自然也要效仿,于是各个省市都开始搞13到16岁的少年专业队。

问题就从这里开始了。

5、体校的末路

我们刚刚提到,一开始地方体委组建专业体工队,选拔孩子的年龄是16岁之后,也是要等到他们体校毕业。而业余体校的招生年纪是12到16岁,正好对应着孩子小学毕业。

本来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培训流程,但是现在地方体委却从13岁就开始组建体工队,不仅打破了原来学校、青训队、体工队的年龄限制,也让这些原来专门青训13到16岁孩子的体校队不知所措。

于是各个体校为了生存,就只能也向下降低招生年龄,从小学就开始组建队伍。

但是我们知道,小学生不像中学生,他们年纪尚小,如果按照体校每天下午放学后去训练的模式,安全和交通问题很难解决,而且家长也不放心,因此体校在小学的招生非常困难。

鉴于这一系列的情况,体校也尝试采用了许多新的办法,比如试点,就是在某个区域的同年龄孩子中选出合适的苗子组成体校队,把他们集中到这个区域内某个校长重视、条件好的小学,既参加体校的比赛,还可以代表学校参加区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。同时兼顾了学校和体校的利益,两边都可以出成绩。

这样一来便让这些设点的学校有了积极性,他们就会采取集中食宿、学习的的方法来增加训练时间。

在一开始,试点学校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在全国的推广情况也比较顺利,但是很快这套模式就又出现了问题。

中国篮球(二)青训与业余体校(4)

就像曾经的“八一少年队”对阵“业余体校队”一样,因为设点校的教练大都是专业运动员出身,水平明显高于一般的体育教师,他们又把各校的尖子抽到自己旗下,又有各种特殊的待遇和条件,别的学校在比赛中自然就无法与他们抗衡,在比赛中总被大比分击败。

于是时间长了,非设点校就会想:既然怎么也赢不了,那我还有做这种事的必要吗?

于是到最后,大家就连参与的积极性也没有了,到1989年,就算是像北京、上海、天津这样的大城市每个区就只剩了设点校那2--3支队伍,其他小学都不再搞篮球、足球这些运动了,开始把时间更多地用在了培养学生文化课的上面,体教分离模式开始变得更加彻底。

就足球来说,当时全中国每周踢球3次以上的7--16岁青少年只有1万人,基本上都是出自三集中的设点校,也就是业余体校。

体校们感受到了危机,更加看重成绩,便开始增加孩子们的训练时长,从一周2到3次的练习,变成了每天练2到3个小时甚至还要多。很多教练急于出成绩,甚至还会使用不科学的成人化训练。

孩子们年纪小,精力、体力有限,高强度的训练一多,无论是身体和精神都容易感到疲惫,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不仅文化课跟不上,学习被荒废,就连体育也没有练出来,身体也开始出现各种健康状况,而长期处在这种管理之下,还容易学到一身坏毛病。

家长们在看到这些情景之后,自然也就不愿意让孩子去体校,时间一长,那些设点校再想掐尖子也无处下手了,最终招不上学生,小学的体校也只能停办,至此,中国的业余体校体系彻底垮台,体教分离制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极端:大多数孩子们就只剩下在学校中读书的选项。

6、尾声

篮球和足球是全民运动,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于是便有很多人好奇:为什么明明中国人口那么多,打篮球和踢足球的人数也不少,但是中国的足篮球水平却一直不行呢?

因为搞这种大范围的职业化体育,需要相当基数和规模的“体育人口”。

“体育人口”并不是那些踢足球或者打篮球的人数,而是指那些接受过专业启蒙、常年参加正规训练、比赛的体育从业人员。增加“体育人口”说起来简单,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。

虽然在今天,愿意参与职业联赛和和精英青训的机构和老板很多,但是职业俱乐部、精英体校已经是体育人才金字塔结构中最顶尖的部分,所以才会需要比较大的基数来进行筛选。

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从事职业体育的身体条件,如果没有最下面的“草根机构”来托底,进行初期的培训,那么受过体育启蒙、有基础的学生也无法凭空冒出来。

中国篮球(二)青训与业余体校(5)

在我国的60-80年代,在国内扮演这个这个“托底”角色的就是地方的业余体校,他们给小学生、初中生提供了专业体育启蒙和训练,所以当上一级的市体校、省体工队需要人材的时候,就会从下一级的业余体校选拔。

因此早期的业余体校,为整个中国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培养人材,扩充基数的作用。

但是在80年代之后,国家各个体工队为了尽快出成绩,早早把地方业余体校的好苗子征召入队,结果导致体校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,陆续开始被地方砍掉,于是,中国体育金字塔底层的根基也就没了。

造成的结果就是:虽然体工队的成绩依然优异,但是下面的草根体校却已经全面破败。

到了90年代,恶果开始显现,中国体育的篮球和足球项目,开始出现了青黄不接,人才后继无力的现象,之后就是一步跟不上,步步跟不上,从“青训”起步就落后的中国篮球、足球与世界篮坛、足坛之间的差距也被越拉越大,最终沦为了今天世界的三流水平。

我相信没有人是恶意的,大家的初衷都是想把中国体育搞上去,但恰恰是太过急切,才导致了失败:因为太想要成绩,便随便向下伸手,还过度过早地搞专业化,结果不仅打乱了合理的层级结构,还违背了足球发展的客观规律、破坏了普及与提高的均衡发展。

中国体育在青训上的发展,很好的说明了一个道理:欲速则不达。

心中有念,指尖有温,我是墨代王朝,我们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,非常感谢大家的观看,让我们下期再见。

(全文完,谢谢观看,图片来自网络)

98篮球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本站并不制作任何视频、新闻等内容,如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

返回顶部